發展新質生產力須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

發展新質生產力,須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這是由新質生產力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共同決定的。創造性破壞是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機制,而有為政府的作用則是影響該機制能否得以發揮的重要因素。

茶洪旺

當前,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經濟的熱詞。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了學習和討論的熱潮,紛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其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要持續保持這種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與之相適應的保障機制值得深入探究。

從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核心要義、本質要求與生成邏輯來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是重中之重,唯有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創新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必然性和緊迫性,強化創新主導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取決于當下、影響著未來,意義重大。

談創新,繞不開“創新理論”的鼻祖約瑟夫·熊彼特?!皠撔隆币辉~最早是由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1939年和1942年,他分別出版了《經濟周期》《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兩部專著,對創新理論加以補充完善,提出了“創造性破壞”理論。該理論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就是要不斷地從內部革新經濟結構,即不斷破壞舊的經濟結構、創造新的經濟結構,是“一種創造性的破壞過程”,這種持續不斷的“創造性破壞”過程就是經濟增長新動力。這一理論為人類認知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注入了源頭活水。“創造性破壞”這一頗具顛覆性的概念剛提出之時,人們為之震驚。如今,全球經濟所破壞和創造的巨大價值完美地印證了這一前瞻性論斷。反觀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濟發展實踐取得的成就,無不是把“創造性破壞”作為重要機制,鑄就了經濟增長新動力的成功案例。隨著時間的推移,“創造性破壞”理論不僅在經濟學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而且在當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展新質生產力,須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這是由新質生產力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共同決定的。從經濟學理論邏輯來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釋放創新動能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必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創造性破壞”過程;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邏輯來看,市場經濟的本質特性是“創造性破壞”,也正是通過持續地創造和破壞,經濟才能不斷增長迭代。由此可見,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須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這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我們必須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創造性破壞是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機制,而有為政府的作用則是影響該機制能否得以發揮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起來,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改革不能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體制和政策供給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圍繞著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的關鍵環節,精準施策發力。

第一,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能夠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最基本的政策前提和必要條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必須破除唯體制、唯規模、唯地域、唯關系的準營門檻,給予國有、民營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充分調動不同市場主體參與創新、發展新興產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前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要進一步深化破產制度改革,營造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實現無效率的市場主體有序退出,從而有效地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助力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微觀基礎。

基于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思想理論的辯證性分析,創造性破壞對就業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就業創造效應,又有就業替代效應。就業創造效應意味著將創造大量新型的就業崗位,就業替代效應將引發短期失業問題,增加了部分群體失業的風險。在我國,勞動者和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須始終受到保護,社會政策托底是避免就業替代效應造成社會風險的前提。政府應針對性地設計以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政策,加強對脆弱群體的兜底保障,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實踐中。

第二,要健全容錯機制,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創新的一個特點是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而具有高風險性。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是支持創新最好的政策。充分發揮容錯機制的導向作用,讓擔當有為者放下包袱,只有允許試錯、寬容失敗才能鼓勵探索、激勵成功,才能培育人們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激發創新者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創新永無止境。當然,寬容不是縱容,要強化底線思維、紅線意識,限定容錯前提條件,準確把握政策界限。

從制度運行的外部環境來看,容錯機制的運轉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的保障。新制度經濟學認為,適宜的非正式制度是促使正式制度安排發揮作用的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僅僅依靠正式制度層面上安排的政策還不夠,還需要非正式制度的積極配合,即大力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

第三,要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首先要明確誰是企業家。只要具有創新意識、善于不斷在經濟結構內部進行革命性突變、對舊的生產方式進行毀滅性創新、實現經濟要素創新組合的人,都是企業家。企業家是創新的主體,依法保護企業家就是保護創新、保護生產力。因此,要立足當前,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法治氛圍,尤其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保護力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只有這樣,才能提振企業家的發展信心,這是重中之重、當務之急,必須抓緊抓實。

總而言之,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創新范疇,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都需要深入探索,以謹防理論認識上和實踐上陷入誤區。在這里有必要強調幾點。

首先,鼓勵創新是“先立后破”方法論的客觀要求。按照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是新出現的技術、產品、市場等去替代和破壞傳統的技術、產品和市場,即先“創造”,后“破壞”,這是一種“先立后破”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說,發展新質生產力須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實質上就是對“先立后破”方法論的具體運用。我們要敢闖敢試、大膽實踐,扎扎實實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其次,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創新沒有捷徑、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實踐過程,決非一日之功,一定要保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不能把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要充分發揮創造性破壞機制,持之以恒地打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攻堅戰、走穩“務實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驅動力。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昂仁县| 铅山县| 巍山| 额济纳旗| 开原市| 宁河县| 城固县| 博爱县| 康平县| 岚皋县| 广饶县| 迁西县| 甘洛县| 鄂伦春自治旗| 扬州市| 麻栗坡县| 赣州市| 岚皋县| 铜陵市| 云龙县| 蛟河市| 龙门县| 鄂托克前旗| 丰县| 织金县| 金秀| 星子县| 温泉县| 滁州市| 佛山市| 洛浦县| 繁峙县| 进贤县| 冷水江市| 大埔区| 左权县| 滕州市| 桑植县| 清涧县|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