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亦莊國家中小企業扶植發展基地日前,亞太中金正式與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戰略合作,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在亦莊打造國家中小企業扶植發展基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我國唯一一家國家層面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機構。作為全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領頭羊、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和樞紐。中心又于1990年進一步成立了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是我國第一家全國性中小企業社會團體。目前,協會已經發展成為我國中小企業領域地位最權威、聯系最廣泛、國際影響力最大的社會團體。 國家為推動和引導全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中小企業促進法》進行了完善修訂并于2018年1月正式發布并執行。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中明確指出推進建立各類技術服務機構,建立生產力促進中心和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信息、技術咨詢和技術轉讓服務,為中小企業產品研制、技術開發提供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企業技術、產品升級。鼓勵中小企業與研究機構、大專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開發與交流,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積極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鼓勵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企業診斷、信息咨詢、市場營銷、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產權交易、技術支持、人才引進、人員培訓、對外合作、展覽展銷和法律咨詢等服務。鼓勵有關機構、大專院校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及生產技術等方面的人員,提高中小企業營銷、管理和技術水平。 同時,鼓勵建設和創辦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基地、孵化基地,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生產經營場地和服務。國家支持利用閑置的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和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生產經營場所。鼓勵互聯網平臺向中小企業開放技術、開發、營銷、推廣等資源,加強資源共享與合作,為中小企業創業提供服務。促進法中更進一步明確支持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創新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國家鼓勵中小企業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和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科研項目實施。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國防科研和生產活動。 目前,國內知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等都在積極響應政策,與各省市工信部企業服務中心的聯絡下通過高校繼續教育學院設立專門培養中小企業精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定期集訓班方式,特別是浙江大學在全國各高校中開創先河,于2012年全國第一個領軍人才班在浙江大學舉辦,截止2019年底項目實施已經進入第七年,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累計培養了7700多名領軍企業家,其中有100多家主板上市企業,近3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占比超過70%,平均年齡接近40歲,平均管理經驗12年。七年的體系沉淀,領軍人才班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特色和品牌。 本次亞太中金投資集團將在北京世界500強企業最為集中的國家級科技創新產業中心--亦莊專心打造建筑面積2萬平米的中小企業扶植發展基地。其中主樓6層12000平米,公寓50套1500平米,活動中心1500平米,這里有全國百強縣中型企業促進中心,集團將和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一起,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以及中科院的產學研科技資源平臺與中型上市公司和準未來上市公司對接,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力量,基地進一步將發展資金引入中型上市公司和準未來上市公司,讓這些良種公司擁有充足的發展資金,同時,創造條件與央企資源友好對接,擴大它們市場生存發展空間,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