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最大挑戰是從承諾走向行動可持續發展需耐心資本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和企業承諾實現碳中和目標,但現實和目標間仍存在巨大差距。 世界經濟論壇可持續金融主管Derek Baraldi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一些公司已經作出了碳中和承諾,確定了目標,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格拉斯哥凈零排放金融聯盟有超過670家金融機構承諾投資、實現凈零排放,最大的挑戰將是從承諾走向行動。 全球可持續金融轉型步伐加快,但也存在一系列挑戰。Baraldi認為,G20國家將在多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首先要確定問題所在,需要真正強大和健全的分類系統,并且必須對其進行報告,要關注披露和報告標準。行業轉型途徑同樣重要,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和激勵措施,歐盟有綠色協議,日本發行氣候轉型債券。建立一個積極的敘事也很重要,轉型在創造就業和市場增長方面也有巨大的機會。最后,促進全球伙伴關系發展是解決轉型資金缺口的關鍵。 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Baraldi表示,需要設立刺激投資的金融工具,可持續債券已經蓬勃發展,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還有用于轉型的債券,這將為投資者提供巨大的機會。在股權方面,早期技術、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必須發揮作用,為股權解決方案提供資本。最后,混合融資機制也在發揮作用,私人和公共部門合作,共同分擔風險,這對于新興經濟體尤其有益,可以找到部分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中國將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在Baraldi看來,中國將發揮關鍵作用,中國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先于其他國家建立了綠色工廠,而且將繼續支持其他經濟體實現轉型,不僅是通過出口某些技術。雖然存在地緣政治逆風,出現了一些碎片化現象,但中國仍將在許多其他經濟體的轉型中扮演前沿和中心的角色。 碳中和最大挑戰是從承諾走向行動 《21世紀》:實現碳中和需要填補數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全球私營部門如何做出貢獻? Derek Baraldi:一些公司已經作出了碳中和承諾,確定了目標,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私營部門作出了大量承諾,例如,格拉斯哥凈零排放金融聯盟有超過670家金融機構承諾投資、實現凈零排放,最大的挑戰將是從承諾走向行動。世界經濟論壇可以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將金融和政策制定者等各部門聚集在一起。 《21世紀》:可持續融資并不是犧牲利潤,可持續融資如何能帶來更好的商業意義和決策? Derek Baraldi:是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首先需要做的是,我們需要大幅提高供應量。為此,需要關注商業能力、銀行的交易能力,所需要的是金融創新、新型合作以及風險機制。其次,需要擴大需求,必須創造一個市場。為此,世界經濟論壇建立了“先行者聯盟”,利用企業氣候承諾,催生新興氣候科技的需求并推動這些科技落地應用。最后,我們需要有利的環境,這意味著強有力的政策,但需要的不僅僅是政策,還有新商業模式的發展。 《21世紀》:全球可持續金融轉型步伐加快,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系列挑戰。未來G20能夠發揮哪些作用? Derek Baraldi:G20國家將在多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首先要確定問題所在,需要真正強大和健全的分類系統,要關注披露和報告標準,這些標準目前正在制定中。行業轉型途徑同樣重要,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和激勵措施,歐盟有綠色協議,日本發行氣候轉型債券。建立一個積極的敘事也很重要,轉型在創造就業和市場增長方面也有巨大的機會。最后,促進全球伙伴關系發展是解決轉型資金缺口的關鍵。 可持續發展需要耐心資本 《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對我們的儲蓄和養老金投資方式有什么影響?轉型金融如何影響個人? Derek Baraldi:在企業界,我希望轉型金融能推動公司朝著更好的契約、良好的商業實踐方向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這些實踐變得主流,那么轉型將取得勝利。如果你看看那些具有長遠眼光的養老基金和資產所有者,你就會發現,從短期來看,轉型是一個艱難的故事,他們會告訴你,從資產管理者的信托責任角度來看,由于許多交易的風險回報情況,他們認為這些行業不夠吸引人。但與此同時,從官方信托責任來看,如果你看看風險管理,其中一些行業可能會變得過時并且失去市場價值,有些甚至可能會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從負責任投資的角度來看,可以陪伴這些行業實現轉型。 簡而言之,轉型金融支持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旨在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21世紀》:當我們談論可持續金融時,綠色債券通常是最常見的工具之一,我們如何才能使解決方案多樣化,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 Derek Baraldi:首先,中國是綠色債券發行的典范,占有約四分之一的全球市場份額,這對其他經濟體來說是值得尊敬和鼓舞人心的。實現凈零排放需要天量資金,聯合國氣候衛士項目曾宣布,到2050年將需要大約125萬億美元的投資。我們談論的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將需要多種資金來源,例如公司資本支出、金融界的私人資本、公共財政。政府、多邊開發銀行、發展融資機構等會成為巨大的貢獻者。最后也需要催化資本的助力。 我們需要設立刺激投資的金融工具,可持續債券已經蓬勃發展,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還有用于轉型的債券,這將為投資者提供巨大的機會。在股權方面,早期技術、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必須發揮作用,為股權解決方案提供資本。最后,混合融資機制也在發揮作用,私人和公共部門合作,共同分擔風險,這對于新興經濟體尤其有益,可以找到部分解決方案。 挖掘轉型背后的機遇 《21世紀》:中國的綠債市場規模已經是全球最大,你對未來中國可持續金融的發展有何期待? Derek Baraldi:我們相信中國將發揮絕對關鍵的作用,中國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先于其他國家建立了綠色工廠,而且將繼續支持其他經濟體實現轉型,不僅僅是通過出口某些技術。雖然存在地緣政治逆風,出現了一些碎片化現象,但中國仍將在許多其他經濟體的轉型中扮演前沿和中心的角色。 《21世紀》:中國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金融對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是什么? Derek Baraldi:總體而言,可持續金融是一種機制,可以提供多種資金來源。中國的轉型融資和可持續融資機制是將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結合在一起的黏合劑,可以嘗試建立重要的合作關系來解決問題。未來必須處理好技術風險,解決綠色溢價問題。 《21世紀》: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目前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力? Derek Baraldi:中國在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領域是真正的領導者,這是巨大的商業機會。氫能、可持續性燃料的發展可能需要更多時間。由于涉及技術風險,這些解決方案的商業能力也極具挑戰性,要想大規模推廣,還需要克服許多其他困難,這需要時間,需要更高層次的合作。 《21世紀》:可持續金融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你認為可持續金融將如何幫助發展新質生產力? Derek Baraldi:新質生產力發展能夠帶來新的商業機會,一些顛覆性技術也需要時間發展。可持續金融必須考慮到我們所說的公平轉型,這意味著尊重民眾和社區,因為許多解決方案都會對他們產生直接影響。這也意味著,必須為其中一些產業的發展提供適當的技能,這也是在行業間進行技能轉移的獨特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