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服務貿易的紅利正惠及世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連續舉辦是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服務貿易跑出中國開放“加速度”。一些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發展,成為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的亮點。一些機構的研究報告呼吁,應制定透明和可預測的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規則,促進全球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發展。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勢頭良好

閱讀提示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數字貿易穩步增長,自2019年開始已連續5年實現順差。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相關負責人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出現大幅增長,預計今后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為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高質量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文化新業態持續展現出顯著的經濟貿易帶動效應。

《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4年)》:

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態勢良好,潛力不斷釋放。2023年,中國數字服務進出口總值達36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占服務進出口比重為39.5%。

《報告》顯示,中國數字貿易穩步增長,規模再創新高。從國際市場占有率看,2023年中國數字服務出口占全球4.9%,相比2019年上升1.6個百分點。從貿易順逆差看,自2019年開始已連續5年實現順差,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凈出口額在2023年達474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報告》顯示,全球數字貿易保持穩步增長,穩定器作用日益顯現。2023年,盡管全球貨物貿易遭遇了4.6%的負增長,但數字服務貿易同比增速明顯回升至8%,規模達4.25萬億美元,成為穩定全球貿易格局的關鍵力量。

《報告》指出,數字貿易作為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貿易、貿易方式數字化和貿易對象數字化孕育的新興貿易形態,是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的一次飛躍,在全球貿易格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之際,以其對貿易對象的拓展、貿易方式的創新等獨特優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增長潛力,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

各國越來越認識到數字貿易對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國家發展規劃、政策法規制定、對外經貿合作與參與全球規則治理的重點。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構建呈現出談判機制靈活多樣、議題領域豐富多元、規則合作細化深化的新特點。

《2023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報告》:

中國體育服務貿易

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相關負責人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總體上看,2023年中國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出現大幅增長,達到4年來最高水平,同時在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也呈回升態勢。預計今后中國體育服務貿易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特色”與“新亮點”。

《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主要體育服務貿易迅速恢復、快速增長,整體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達到528.9億元,較上一年增加338.57億元,增長178%,占同期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0.80%,高于2022年0.32%的占比;二是進出口結構更不均衡,進口額高達517.2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97.79%,出口額為11.67億元,占比僅為2.21%,逆差達506億元;三是進出口規模集中度更高,分領域看,體育旅游類體育服務貿易占主要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82%以上,其余四類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僅為90.9億元,占比合計不足18%。

《報告》顯示,2023年出入境團隊旅游全面恢復,以出國觀賽為主的個人體育旅游快速回暖,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吸引了大批國際旅客來華觀賽旅游。體育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437.95億元。其中,進口額高達435.68億元,占99.48%,出口額僅為2.27億元,逆差達433.41億元。在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方面,從總量來看變化不大,2023年進出口額較2022年僅增加0.22億元,同比增長2.05%。從結構來看有所優化,2023年進口額同比下降3.5%,出口額同比增長50.8%。

《文化貿易藍皮書: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發展報告(2024)》:

中國文化新業態

展現出顯著的經濟貿易帶動效應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12日聯合發布《文化貿易藍皮書: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對外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小幅下降趨勢,增速也有所放緩。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文化產品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663.63億美元,主要集中于文化用品、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約139億美元,同比下降7.7%,出口額為1484.05億美元,較2022年下降約152.7億美元,同比下降9.3%。只有文化產品貿易進口額出現了8.3%的增長,較2022年增加了13.7億美元。

盡管如此,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高質量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文化新業態持續展現出顯著的經濟貿易帶動效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以數字技術賦能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業態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2395億元,同比增長15.3%。

《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貿易等實現了質的提升,彰顯了強勁的貿易韌性和國際競爭力。隨著我國與更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往來逐漸密切。根據中國一帶一路網數據,截至2023年6月,我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為248.5億美元,主要集中于可視藝術和手工藝品。

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的亮點

閱讀提示

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的亮點。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報告呼吁,各國共同努力,縮小數字鴻溝、更新世貿組織規則以滿足服務貿易、數字和綠色經濟日益增長的需要。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服務貿易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商務部牽頭編制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邁出新步伐、規模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成為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2024世界貿易報告》:

各國應共同努力促進服務貿易發展

世界貿易組織9月9日發布的《2024世界貿易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呼吁,各國共同努力,縮小數字鴻溝、更新規則以滿足服務貿易、數字和綠色經濟日益增長的需要。

《報告》顯示,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貿易在縮小各經濟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1996年到2021年,對于中低收入經濟體而言,貿易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越高,其經濟增長就越快,人均收入與高收入經濟體的差距也進一步縮小。從1995年到2023年,全球人均收入按通脹率調整后增長了約65%。其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幾乎翻了一番。

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量下降1.2%,低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平均水平。但是,全球商業服務貿易同比增長9%,遠高于同期貨物貿易增速,成為2023年全球貿易的亮點。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明兩年全球貿易增長將逐步加快,全球商品貿易額將分別增長2.6%和3.3%。亞洲對今明兩年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最大。

《報告》指出,數字化改革正在帶來新的機會和風險。數字貿易在過去十年中增長速度超過了其他商品和服務,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貿易機會,幫助這些國家克服地理隔離、基礎設施不足、技能缺乏等障礙,助其進入全球市場,促進經濟增長和包容性發展。數字貿易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包括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數據監管不一致和貿易成本增加等問題。發展中國家需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技能培訓,才能充分利用數字貿易的潛力。世界貿易組織認為,數字貿易更需要國際合作,以制定共同的規則和標準,并解決監管不一致等問題。

《報告》認為,應加強多邊貿易體系,維持其開放性和可預測性;應制定透明和可預測的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規則,促進發展中國家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能積累;應促進綠色發展,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支持發展中國家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

《服務貿易藍皮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4)》:

服務業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熱點領域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12日聯合發布的《服務貿易藍皮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服務貿易穩中有增,規模持續擴大,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65754.3億元,同比增長10%;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保持較快增長,旅游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增長最快;數字技術助力服務貿易向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轉型;服務貿易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不斷涌現,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活力充足。

《報告》稱,中國服務貿易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在三次產業中,服務業吸收外資的比重連續10年超過60%,成為中國吸引外商投資的熱點領域。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等重要平臺動能釋放,為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不斷蓄積新動能。

《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技術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技術對外供給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中國技術進出口規模為1506.31億美元,是2013年的3.2倍。值得注意的是,與2022年相比,2023年中國技術進出口規模略微下降,降低了0.64%,原因主要來自技術進口規模的下降。但從總體趨勢上看,中國技術貿易自2013年以來整體保持增長趨勢,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報告》認為,中國技術貿易逆差的持續下降,不僅反映出中國技術服務國際競爭力的持續增強,也反映出中國對國外技術依賴度的不斷降低。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仍存在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等傳統服務貿易為主,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較低的問題,這極大地限制了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應優化服務貿易進出口結構,著力發展中高端服務貿易。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3》:

服務貿易成為中國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商務部牽頭編制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邁出新步伐、規模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成為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舉辦的2024年服貿會服務貿易發展論壇發布了上述《報告》。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國服務貿易保持穩健發展勢頭?!秷蟾妗凤@示,2023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9331.2億美元,同比增長4.9%。

近年來,我國耕耘深化改革“試驗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提升服務貿易”。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商務部發布實施了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在科技、電信、文旅、金融等13個行業領域,已累計推出試點舉措1300余項。

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服務進出口、出口、進口都實現兩位數增長。總體來看,全年服務貿易發展將穩中向好,服務貿易結構將持續優化。

窗體底端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潜江市| 巫溪县| 边坝县| 遂平县| 徐汇区| 桃园市| 灵川县| 绥芬河市| 台东县| 京山县| 报价| 牟定县| 句容市| 黄大仙区| 汝阳县| 鲜城| 清新县| 彰化县| 都昌县| 阿瓦提县| 肥西县| 甘孜县| 金坛市| 封开县| 星座| 濉溪县| 汉源县| 峨山| 金山区| 石首市| 临夏县| 昌图县| 泰和县| 田阳县| 昌吉市| 岢岚县| 霍山县| 乳山市| 公安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