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非洲數字經濟戰略窗口期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是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領域,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也是中非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自然成為中非投資合作增長最快、潛力最大的領域。 非洲數字經濟的潛力 隨著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其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升級。當前,非洲數字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其經濟增長、人口和可再生能源三個方面的有利因素形成了較大的長期發展潛力。 國際經驗表明,一國或地區經濟體量增長對數字經濟規模擴大有正向作用。一方面,經濟體量大的國家或地區的數字經濟規模往往較大。另一方面,非洲經濟增長的同時,數字經濟或將取得更快發展,即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將持續上升。 長期以來,受到經濟發展階段的限制,非洲數字經濟規模滯后于其經濟體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非洲53個經濟體的GDP總量約為2.866萬億美元,不及同年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法國的GDP總量(2.9235萬億美元)。考慮到非洲經濟形態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和數字社會的大背景,非洲在今后提升自身經濟體量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帶動數字經濟發展,還會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較高的經濟增速潛藏巨大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機遇。今年上半年,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非洲大陸宏觀經濟表現和展望》(MEO)表明,非洲大陸實際GDP增長率預計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平均為3.8%和4.2%,這一數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繼亞洲之后增長速度第二快的地區。 此外,人口是數字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對象,數量多且年輕化的人口正在提升數字產品消費數量和層次。從全球人口趨勢演變來看,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中國的本土新生人口數量已經下滑,非洲是全球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地。 目前,全球新增人口中大約有一半來自非洲,非洲每兩年增長的人口數量約等于法國的總人口。非洲人口年輕化優勢明顯,年輕的人口結構使得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培養高素質勞動力的機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有助于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大量非洲人口還沒有接觸數字產品或服務,消費潛力巨大。 正因如此,西方社會經常把非洲稱之為數字經濟“最后十億人”的大市場。年輕人口不斷普及數字技能可以提升非洲數字產品和服務層次。非洲常被稱為“最年輕的大陸”,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指出,非洲人口年輕且不斷增長,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約25億。 整體上看,由于年輕人對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以及網絡流量的消費能力較低,當前這些具有較大上網需求的人群上網率卻不高。在非洲地區,63%的人口擁有手機,但只有37%的人使用互聯網。一旦數字設備安裝階段的固定成本(如鋪設線路和建造信號塔的費用)被用戶逐漸分攤,人們上網的邊際成本將大幅降低甚至接近于零,大量潛在的青少年用戶將被充分釋放。而且,年輕人對數字技術新事物接受較快,隨著他們不斷追求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應用,將驅動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升級。 此外,非洲國家擁有的數字化轉型相關的礦產和金屬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非洲豐富的礦藏對全球向低碳和數字技術的轉型至關重要,其中包括對可持續能源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鈷、銅和鋰。非洲大陸擁有巨大的儲量:鈷儲量占世界總量的55%,錳儲量占47.65%,天然石墨儲量占21.6%,銅儲量占5.9%,鎳儲量占5.6%,鋰儲量占1%。 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到2050年,數字化轉型所需的石墨、鋰和鈷等礦產的需求量將激增500%。如果非洲國家能夠提升所開采礦產的價值,有效利用開采收益,并在價值鏈和其他領域實現多元化,那么全球對礦產需求的增加將為非洲國家帶來機遇。 非洲數字經濟的發展路徑 非洲各國領導人逐步認識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對非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多舉并措發展數字經濟。 一方面,非洲積極利用國際舞臺釋放“用市場換技術”政策信號。近年來,非洲經濟增長數字的改善反映了非洲大陸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推動經濟多元化戰略,采取若干措施來引導全球數字經濟對話,利用非洲較大且極具潛力的市場吸引國際社會關注、引進技術和資本。 另一方面,非洲積極擁抱最新數字技術,努力跨越技術發展中間環節實現一步到位。跨越式發展的概念經常被用于非洲。在新一輪全球數字技術創新的浪潮中,非洲大陸成為科技產業的一片藍海。當新技術或新范式涌現出來時,各國或地區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后來者不會落后太多。 經歷約20年快速發展,非洲成功跨越PC(個人計算機)互聯網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2023年,世界銀行發布的《數字非洲:就業技術轉型》指出,在坦桑尼亞,極端貧困率在接觸互聯網覆蓋三年或三年以上后下降了約7%,而勞動力參與率和就業率則上升了8%。 此外,非洲試圖采納最前沿監管規則。近年來,非洲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2020年,非盟提出《非洲數字化轉型戰略(2020—2030)》,計劃到2030年將非洲建成一個安全的數字單一市場。 在數字規則方面,非洲在數字服務稅、數據跨境流動、數字貨幣、反壟斷等方面做出先行先試。例如,肯尼亞、坦桑尼亞、尼日利亞、盧旺達等非洲國家已出臺或計劃出臺數字服務稅,主要面向亞馬遜、臉書等互聯網跨國公司,以擴大當地的稅基,增加收入、減小財政赤字和遏制過度借貸。 挑戰與機遇 盡管非洲數字經濟發展較快且呈現彎道超車跡象,但總體來看,非洲自身仍存在政治社會不穩定、電力物流等配套設施不足、數字設施產品及服務使用率低、區域之間差異較大、工業發展落后等一些深刻問題,或將限制其數字經濟的穩健發展。 但中非共建數字經濟仍具有強大動力和良好基礎,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契合。 近年來,中國穩步推進對非促貿援助,在非洲影響力持續上升。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發布的2024年度《全球領導力評級報告》顯示,中國以58%的認可度位居非洲大陸最具影響力大國排行榜榜首,美國獲得56%的認可度,位列第二。盡管美國通過了《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歐盟通過了《科托努協定》,以期加強對非合作,但其相關戰略調整尚未完成,中國仍處于對非合作的戰略窗口期。其中,數字經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戰略領域。 非洲正在加緊釋放“用市場換技術”的數字經濟政策信號,中國則通過分享數字化紅利得以實現“以技術贏市場”。中國對非擴大數字技術合作,可以破除“基建狂魔”和中國制造的刻板印象,提升技術形象和“中國智造”影響力。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各國圍繞數字技術進行了深入交流,在電子支付、智慧物流、移動互聯網、金融科技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為非洲各國構建了新型的數字生態,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中非數字技術合作引領非洲數字產業價值鏈攀升。客觀地說,非洲國家數字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相對有限,數字產業基本存在于應用層面,關鍵技術、設備、平臺較依賴域外國家。中國迎合了非洲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的需要,通過廣泛深入、平等互利的國際合作來提升非洲數字技術水平,著重在非洲推廣5G、金融科技、電商等中國的優勢數字產業。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進入全球市場并在非洲普及,非洲依仗龐大的國內市場,加上開源技術的自主創新應用,加之中國的5G等技術和設備,在全球價值鏈上實現了明顯的攀升。以傳音和小米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手機,以TikTok、Boom-play等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逐漸成為非洲主流的移動通訊和應用工具。 中國各種規模和行業的數字企業正在把資本投資、管理技能和創業活力帶到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技術轉移不斷提高非洲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數字技術合作,可以建立起與非洲欠發達國家合作的理論和路徑突破,展現大國形象,提升科技全球紅利。非洲正在搭建非盟及全球合作平臺以實現突破,中國的技術合作就如“久旱逢甘霖”,實現中非雙贏。 中國不僅在礦產地就地設廠,還進行研發實驗和生產,采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以及工業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等數字平臺。 非洲借助中國數字技術和設備,實現自身要素稟賦結構的提升,進而推動以產業鏈發展為基礎的投資、價值延伸,并最終實現中非多層次、高附加值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