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指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該項重要改革舉措對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一、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是重要戰略舉措

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科技金融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力量。

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符合客觀歷史規律。從歷史演進看,歷次工業革命都伴隨金融供給側變革,金融改革為科技發展提供了資本支持和創新動能。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銀行體系、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現代投資銀行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的創業投資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科技金融發展更加迫切。

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需要。面對科技強國建設和國際競爭的嚴峻形勢,強大的科技投入是支撐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量子、生物等前沿科技領域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從科學研究到成果轉化再到產業化,每一步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國的科技投入總量相對不足、結構不盡合理,需要更多的金融投資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二、中國特色科技金融發展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強化對科技金融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在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科技金融政策體系與工作機制初步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及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措施,將我國科技金融推向了新高度。近年來,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證監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金融監管部門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對接渠道更加暢通,科技金融生態環境日趨完善。

政策工具不斷豐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工具。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帶動市場化創業投資蓬勃發展。實施專項擔保計劃,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風險分擔和補償力度,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技創新。組織實施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和地方科技計劃重大(重點)項目的貸款推薦,與政策性銀行合作實施科技創新專項貸款,為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更多長周期、低成本資金。探索推廣“企業創新積分制”,創新企業能力評價方式;開發“企業創新積分貸”專項金融產品。

多元化投入主體更加活躍。各類以服務科技型為主體的資金投入方式更加多元,政府引導基金、創業風險投資、科技貸款、科技保險、科技擔保以及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科技捐贈等各類投資主體不斷融合發展。據統計,2023年,全國創業投資機構數達到4117家,管理資本總量達到1.52萬億元。

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雙向奔赴。金融和科技間的作用開始雙向融合,金融科技在中國蓬勃發展,是極具潛力的投資板塊,其中,加密貨幣、消費支付系統及借貸平臺均為熱門投資領域。金融機構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數據歸集、共享、分析等,實現大數據賦能科技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為科技型企業增信。金融監管部門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金融風險防控模型,為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提供技術支撐。

持續優化區域科技金融發展布局。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和科技創新資源分布等情況,制定了適合本地的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務模式。推動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濟南、上海等七地設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鼓勵開展科技金融創新探索。

科技金融系統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化改革,為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發展鋪平了道路,包括持續優化法律結構,允許外國創業風險投資在中國境內設立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參與中國創業風險投資,逐步放開并取消資本管制等限制性措施。

科技金融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培育了一批科技領軍企業,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新動能、新賽道、新模式,有效支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科技金融改革舉措具有豐富內涵

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聚焦重點,《決定》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科技金融改革舉措,內涵十分豐富。

科技金融改革有利于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決定》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部分均對科技金融進行了專門部署。科技金融改革既是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客觀要求,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金融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將更好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

科技金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決定》首次明確了當前階段科技金融的服務對象。科技金融要聚焦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聯動,給予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助力完成使命導向的科技任務。同時,科技金融也要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

科技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決定》在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部分也對科技金融作出重要部署。科技金融是變革生產生活方式的強大動力,也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催化創新經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舉措。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破解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過程中的投融資瓶頸,著力構建與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相匹配的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助力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

培育耐心資本、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是科技金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決定》指出,鼓勵和規范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隨著創業投資市場的日益成熟,耐心資本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涵蓋了傳統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以及更多元化的投資方式。改革舉措體現了鼓勵長期資金投向創業投資的鮮明導向,為引導耐心資本更好地“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明晰了路徑和方向。

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是做好科技金融這篇文章的核心要義。《決定》指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這意味著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和中小微企業等方面,大力支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

四、推動科技金融改革舉措扎實落地

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對事關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重大科技任務,加強銀行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創業投資、債券以及財政引導等多項政策聯動,重點對國家科技重大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等給予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支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領軍企業上市融資。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設立支持科技創新的專項政策性貸款工具,擴大科技創新再貸款規模。鼓勵商業銀行設立科技金融事業部、科技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等,探索差別化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機制,擴大科技創新再貸款規模。運用“創新積分制”等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支持科技創新。

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研究出臺放寬銀行資本進入創業投資的政策,從制度上保障保險資金、社會捐贈、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進入創業投資領域。落實符合創業投資基金特點的差異化監管,健全投資期限與上市后股份減持鎖定期限的“反向掛鉤”機制。激發國內萬億級政府引導基金與社會資本互動創新活力,延長政府引導基金存續期至15年或20年以上,聚焦產業鏈關鍵短板、薄弱環節,重點對天使期、初創期的戰略性新興技術與創新項目定向投資,分擔特定領域風險。細化政府引導基金權責利清單,鼓勵自擔風險市場化運作。出臺中央企業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盡職免責舉措,強化國有資本對原創技術的支持。

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加強科技保險專營機構建設,豐富科技保險產品供給,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打造科技保險創新平臺,創建科技保險產業園,完善科技保險服務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保險公司自身專業機構、隊伍與人才建設,完善科技保險考核機制,提高保險產品及服務供給能力。建立跨行業交流平臺,為科技保險費率厘定提供精算基礎。培育一批科技保險咨詢機構、技術風險管理機構等,探索建立科技保險運營服務標準,輔助解決承保難、理賠難等問題。

提高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的便利性。積極開展海外資本市場談判,降低海外資本市場的發審障礙。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叶城县| 河南省| 渝北区| 修文县| 遂溪县| 伊春市| 卓资县| 吕梁市| 夏河县| 新乡市| 赞皇县| 上思县| 阿拉善右旗| 沧州市| 铜梁县| 苏尼特右旗| 灌南县| 大姚县| 昌图县| 阳山县| 高雄市| 珠海市| 元江| 新建县| 南投市| 南汇区| 古蔺县| 南投县| 宁波市| 崇阳县| 古浪县| 广宗县| 安徽省| 焦作市| 三台县| 榆中县| 宁蒗| 鄂尔多斯市| 增城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