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急需五個方向的金融人才隨著科技革新的迅猛融合,以及各大產業轉型加速,對金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升級。 CFA協會中國區代負責人吳薇表示,當前金融人才發展面臨諸多挑戰:首先,隨著“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宗旨的深化,金融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其次,擁抱并重視以AI為代表的新興科技、能夠跟上金融科技發展步伐的高層次技術型復合金融人才儲備仍不充分;中國正加速邁向雙碳目標、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作為有效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可持續金融的發展勢頭不減,相關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在當前的經濟轉型背景下,大量金融人才呈現出在適應逆境和快速變化方面能力不足的問題。”吳薇表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專業度、高職業道德水平的高附加值金融人才供給相對不足,特別是兼具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科技或產業綜合能力的人才相對不足。 吳薇認為,未來高質量金融人才的需求將聚焦于五大方向:首先,行業急需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T型”復合型人才;第二,以“數字化能力”為底色的人才,數字素養將成為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未來金融業的核心;第三,可持續金融及ESG金融人才將在新的金融生態中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第四,“更懂投資”將成為金融人才的剛需,也就是深入實體經濟,發現價格、評估價值和進行風險管理的能力。 吳薇指出,未來金融人才還需要鍛造“金融+”的能力,發展更國際化的視野、更前沿的合規與風險管理思維,通過對諸如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一些細分場景的剖析,嘗試從國內外的典型實踐中探索可以借鑒的經驗。首先,需要重視細分領域職業的開發,營造良好的金融職業發展生態;第二,建立多層次、寬視野的金融人才評價機制,科學評估和發現優秀人才;第三,推動金融人才培養創新,優化高校教育與培訓體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結合;第四,強化金融領域從業者的在職培訓,完善終身學習機制,推動行業參與者能夠與時俱進、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同時,強化金融領域專業機構的橋梁作用,促進各類人才之間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吳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