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球領先的數智基礎設施

新時期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從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全局中謀劃數智基礎設施發展,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結構合理、安全可靠、便捷高效、智能綠色、互聯互通、普惠民生、國際競爭力強”的基礎設施體系,統籌各領域基礎設施數智化建設進程,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泛在應用,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時強調,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

新型基礎設施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穩投資、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包括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健全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利用機制,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等。這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先進物質基礎的重要舉措。

基礎設施的代際變革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催生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以下簡稱“數智基礎設施”)的同時,也促進了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使基礎設施在體系、結構、功能、效率、質量、安全及價值創造等方面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面對需求、技術、競爭等多方位變革,加快推動數智基礎設施發展,實現數智基礎設施領先,是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是應率先重點突破的優先領域。

美歐日對數智基礎設施作出全面競爭性戰略部署

美歐日已對數智基礎設施作出全面競爭性戰略部署,不斷升級戰略版本,以期重塑科技競爭優勢與國家綜合實力。

第一,美國爭奪全球數智基礎設施戰略主導權。2019年以來,美國政府已先后制定了《保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人工智能倡議法案》《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資源(NAIRR)法案》《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法案與計劃,累計計劃投資超2萬億美元,以加速數智基礎設施建設,采用技術創新頂層驅動的“系統化工程”思維,構建戰略→政策→立法→預算→責任部門→立項承接→創新聯盟生態→產業孵化→應用推廣的完整創新推進鏈條。

與此同時,美國改革政府機構,在眾議院、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國務院分別成立科技戰略競爭管理部門,在國際戰略競爭中把技術政治化,聯合盟友通過出口管制、執法調查、市場排除、護欄條款、制裁清單、投資審查等非常規手段構建“小院高墻”。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構建對中國的非對稱競爭優勢,對中國技術進行孤立和封鎖,爭奪對全球數智基礎設施主導權。

第二,歐盟追求數智基礎設施戰略自主。2020年以來,歐盟發布了一系列戰略文件與計劃,《塑造歐洲數字未來》提出歐盟數字化變革的理念、戰略和行動,希望建立以數字技術為動力的歐洲社會,使歐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全球領導者,涵蓋了從網絡安全到關鍵基礎設施、數字教育到技能、民主到媒體的所有內容?!稓W洲數據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數據驅動的創新來提升歐洲的競爭力和社會福利,將歐洲打造成全球最具吸引力、最安全和最具活力的數據經濟體?!度斯ぶ悄馨灼泛汀度斯ぶ悄芊ā窂娬{在更廣泛的行業實踐中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2030數字指南針:數字十年的歐洲之路》提出了到2030年在數字技能、數字基礎設施、商業和公共服務四個領域的數智化目標:實現千兆寬帶覆蓋率100%,5G覆蓋率100%,至少占世界芯片產值的20%,75%以上的中小企業使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打造10000個邊緣/云節點確保低時延數據訪問無處不在,所有公共服務100%聯網?!断乱淮鷼W盟》復蘇計劃提出,成立7500億歐元復蘇基金,其中,20%用于支持數字化轉型,以支持計劃順利實施,強調在“戰略自主”框架下全面加強數智主權建設,將數智化重點設定為數智基礎設施建設,致力于以數智技術賦能個人和企業,保障數智生態系統和供應鏈的安全和韌性。

第三,日本積極推進基礎設施數智化戰略轉型。2020年以來,日本政府設立數字廳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司令塔”,負責統籌規劃、推進和評估數字化政策和項目,推出《日本高質量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戰略》,積極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出口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推出《基礎設施海外推進戰略2025(改訂版)》,強調高質量基礎設施要帶有“服務化”和“商業化”等附加值,促進高質量基礎設施海外出口,塑造和改善日本所需的國際戰略環境。

概括來看,美歐日戰略主要采取四個方面舉措:一是加強對科技研發的投入,采用技術創新頂層驅動的“系統化工程”,形成數智基礎設施全球領先的競爭力,推進關鍵數智技術的創新與突破;二是對中國開展“非對稱競爭”,在科技領域實施“分岔”戰略,即“選擇性脫鉤”遏制中國;三是深化整合聯盟伙伴關系,組建西方國家政治科技聯盟,以推進關鍵與新興技術的美國標準戰略;四是以軍事、科技和政治聯合施壓為手段,競逐中間地帶國家,占領科技生態領土。

中國數智基礎設施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國已成為基礎設施大國,基礎設施規模龐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綜合效益不斷顯現,長期存在的供需矛盾得到緩解,許多領域的瓶頸制約得到消除。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中國數智基礎設施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

從有利條件來看,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在交通運輸、信息通信、能源、水利及城市服務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保持快速增長,全國基礎設施存量資產高達150萬億元,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基礎設施大國,基礎設施質量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擁有存量巨大的基礎設施規模。中國已初步建成“十縱十橫”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八縱八橫”的高鐵網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全國公路里程543.68萬公里,高速公路18.36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超1.01萬公里,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59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255個。

中國是世界第一能源生產大國,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供應系統和清潔發電系統,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近92萬千米,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約29.2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在建核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建成充電基礎設施約860萬臺,高速公路沿線具備充電服務能力的服務區約6000個,建成加氫站超過416座,加氫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管網管道加速推進建設與更新,截至2023年底,中國地下管網總長度超349萬公里,城市綜合管廊長度超7588.10公里,供水管道長度超110萬公里,排水管道長度超90萬公里,供熱管道近50萬公里,天然氣管道長近100萬公里,油氣管網總里程超18萬公里。

二是部分基礎設施科技領域具備領先優勢。作為全球數智創新的重要一極,中國創新主體培育水平不斷提升,創新要素集聚能力不斷增強,部分數智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數智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

截至2023年底,中國5G網絡規模、千兆光網用戶規模、物聯網終端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數據中心算力規模世界第二,智算占比超23%,超算發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隊。

三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對數智基礎設施內生需求巨大。中國擁有最為豐富的數智基礎設施場景,城市供氣、供水、排水、供熱、燃氣管道新建、改造與治理,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城鎮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鐵路、公路、水運、機場、物流等交通重大基礎設施改擴建,新能源綠色環保與靈活調節、電網智能改造等能源安全場景,加快數智賦能新質生產力,深化數智融合應用。

中國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持續上升,基礎設施數智化規模占比逐漸擴大。截至2023年底,中國基礎設施數智化規模占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的2%以上,其中,城市交通、軌道交通、公路交通與水環境占比超50%;其他領域約占45.55%。面向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需要強大規模的數智基礎設施支撐,將傳統的基礎設施賦予數智化能力,以提高效率、可維護性、可持續性和用戶體驗,是城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多個領域數智基礎設施應用的廣泛需求。

中國具備完整的工業體系,截至2023年底,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工業互聯網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所有41個工業大類,工業互聯網發展呈現出高度融合、智能化和生態化的特征,逐步從單點應用向全產業鏈深度融合轉變,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能源、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

一是基礎設施發展統籌不足?;A設施發展總體比較粗放,系統化不強,綜合程度低,互聯互通性差,各類基礎設施之間尚未形成統一規劃、分工銜接與功能互補的互動關系,結構不盡合理,重硬件,輕軟件,空間布局不平衡明顯。

二是數智基礎設施核心技術亟待提升?;A設施操作系統、PLC核心控制系統、管線監測技術等嚴重依賴進口,2019年,經工信部梳理發現,高端芯片、工業控制軟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300多項關鍵技術受制于人,數字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工程化推廣、商業化運作缺乏成體系推進,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安全穩定性形成挑戰。

三是基礎設施數智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產業數實融合程度不平衡,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2022年中國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10.5%、4.0%和44.7%,數智化水平呈現一強兩弱態勢,融合程度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顯示,全球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滲透率最高分別超過30%、40%、70%,即使數智化程度最高的三產,中國也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7個—8個百分點。

著力推動中國數智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

數智基礎設施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先導性、引領性、帶動性等多重作用,是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新時期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從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全局中謀劃數智基礎設施發展,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結構合理、安全可靠、便捷高效、智能綠色、互聯互通、普惠民生、國際競爭力強”的基礎設施體系,統籌各領域基礎設施數智化建設進程,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泛在應用,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

第一,制定數智基礎設施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對數智基礎設施的目標、定義、范圍、地位、作用、價值、戰略、規劃、設計、投融資、建設、定價、運營、養護、風險、監管、法律、制度、政策、標準、評價、治理等作出系統性安排,明確發展的重點任務。數智基礎設施是涉及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系統性建設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引導各級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構建數智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技術和應用等全價值鏈和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

第二,全面完善數智基礎設施體系。一是建設以感力、算力、連接力、運力、存力、智力、綠電力等融合創新為典型特征的數智基礎設施,打造集感知設施、算力設施、接入網絡設施、互聯網絡設施、數據設施、智能設施、綠電設施等于一體的數智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多維泛在、開放互聯的感知網絡,推動通信網絡從千兆向萬兆升級,數據中心體系向通算、超算、智算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體系演進,支持開展“人工智能+”行業賦能平臺推進規模應用,有序推進城市、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數智化,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提升基礎設施運營效能和協同服務水平。

二是充分發揮ICT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優勢,在產品組合一體化、行業需求場景化、配套服務產業化、商業創新模式化、數據資產價值化等方面培育新一代基礎設施,增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多功能集成、服務協同、市場統一、管理融合、治理多維等一體化能力。特別是市政、環境、安全、交通、水利等公共性基礎設施,能源、物流等生產性基礎設施以及醫院、養老、教育等社會性基礎設施,創新公共治理模式,形成精細化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平化。

三是重構基礎設施價值體系,不斷孕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優化設計新規則、新標準、新制度,重塑經濟發展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不斷開辟出數智化新空間,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融合感知、AI大模型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第三,分類施策,以大工程為牽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場景率先突破。打造從智能感知、智能連接、智能底座、智能平臺、智能大模型到行業場景應用的數智基礎設施感知網絡體系架構,加速基礎設施集約化、一體化、數智化、綠色化,產業鏈安全化、治理精細化、標準國際化,讓基礎設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更安全、更高效、更韌性、更綠色。

推進萬兆全光城市一張網建設,構建萬兆光網基礎設施體系,城市視頻網、物聯感知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城市算力網等一網承載,賦能融合促進千行百業發展,引領居民數智生活新體驗。

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體系,建設一批城市算力網,推進算力互聯互通,實現通算、超算、智算等多元異構算力的一體化算力服務,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等數據要素的跨境跨區域流通融合,激活數據要素價值、賦能數智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一批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完善數據資源體系,推動在科研、交通、能源等領域的行業共性數據資源庫建設,推進數據互聯互通,構建高質量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集,建立國家級數據集和國家級數據訓練基地。

第四,以龍頭企業為抓手,發揮“政產學研金用服”多主體協同機制。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創新、社會投資、多方參與的數智基礎設施發展格局,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以培育產業發展生態為重要任務,推進數智基礎設施建設“1+1+1+N”工作機制。建立系統化的數智基礎設施體系,提高研發強度,加強關鍵技術的國產化替代。構建技術創新頂層驅動的“系統化工程”。推動技術理論創新和科技成果應用,推廣適用技術,加大技術成果轉化。引導多元化投融資,鼓勵政府整體財政籌劃,引導規模性長期資金持續投入,更好發揮專項債撬動社會資金的作用,構建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政策機制。

第五,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數智基礎設施國際合作。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國際上頂尖數智人才和先進企業來華投資與發展,充分借助“一帶一路”及各類對外合作平臺,積極參與全球與區域數智基礎設施治理,推動中國數智基礎設施標準出海。與全球南方國家一道,積極探索適合各自國情的數智基礎設施發展道路,分享中國創新實踐與成功經驗,共同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數智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與互聯互通。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岫岩| 政和县| 绥江县| 南木林县| 平遥县| 英超| 乐亭县| 治多县| 大英县| 松滋市| 安溪县| 吉木萨尔县| 新绛县| 临泽县| 江永县| 奈曼旗| 申扎县| 滁州市| 香港 | 云霄县| 吕梁市| 岐山县| 贵溪市| 保亭| 洪湖市| 朝阳县| 志丹县| 武义县| 静宁县| 绍兴市| 仁怀市| 闵行区| 稻城县| 清水河县| 会东县| 阜南县| 牟定县| 靖宇县| 平江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