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強調技術革命性突破,這些突破往往包括綠色技術的創新。例如,新能源技術、節能降耗技術等都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綠色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綠色生產力的推進也需要技術的支撐,新質生產力中的技術創新為綠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質生產力中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綠色生產力的目標相一致。新質生產力既遵循生產力發展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生動體現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總書記的講話提到了一個重大的新時代命題,那就是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提到了一個重大的歷史任務,那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發展綠色生產力。這個重大的新時代命題和重大的歷史任務,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創新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發展綠色生產力具有重大的時代價值和社會意義。

一是順應時代潮流和發展規律,必須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當前,全球生態危機蔓延,資源能源危機加劇,綠色化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生產力的發展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發展綠色生產力是順應這一時代潮流和生產力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綠色科技的創新和應用是綠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通過綠色科技對傳統生產方式、增長模式進行綠色改造,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二是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必須搶占綠色發展的制高點。發展綠色生產力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當前國際上圍繞綠色發展新質生產力競爭激烈,為了國家的安全和長遠利益,我們要搶占國際綠色產業和科技發展的制高點。

三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生產力有助于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生產力關注生產活動對社會經濟、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影響。通過提高就業率、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等手段,綠色生產力有助于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共同推進,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四是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綠色生產力有助于推動產業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積極爭取國際綠色低碳競爭主動權。這有助于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構建清潔美麗世界,是確保人類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發展綠色生產力有助于實現發展與保護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各地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落實。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綠色生產力是指在尊重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創新技術為基礎,優化生產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生產力。它強調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具有非常明顯的環保基礎。

新質生產力強調技術革命性突破,這些突破往往包括綠色技術的創新。例如,新能源技術、節能降耗技術等都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綠色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綠色生產力的推進也需要技術的支撐,新質生產力中的技術創新為綠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質生產力注重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包括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等要素的優化組合。這種優化配置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綠色生產力也強調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通過優化生產方式減少生產的資源開支。新質生產力中的生產要素優化配置與綠色生產力的要求相契合。

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包括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新興產業的培育。這種轉型升級有助于降低能耗和減少排放,提高產業的環保性能。綠色生產力也強調產業結構的綠色化轉型,通過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推動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綠色生產力的目標相一致。新質生產力既遵循生產力發展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生動體現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發展綠色生產力不僅涉及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還涵蓋社會領域的文化觀念和政策體系的變革。

首先,綠色生產力是體現綠色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它強調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經濟產出,同時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這種發展模式的核心是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摒棄了傳統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方式。

其次,綠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生產方式生態化。這意味著需要按照自然生態規律組織社會生產過程,通過促進自然資本的增值來夯實社會生產的自然基礎。同時,運用綠色技術,以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小的環境壓力獲得更高水平和質量的經濟產出。這種轉變不僅有助于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還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綠色生產力還包括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等綠色新興產業,以及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要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最后,發展綠色生產力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這包括樹立綠色財富觀、綠色消費觀等新型發展理念,培養全社會的生態倫理意識和價值觀,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并參與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

實現綠色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并存。從挑戰來看,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巨額的前期投資,且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這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目前,我國在綠色技術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需要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我國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的問題依然存在,化石能源和傳統產業占比仍然較高,這給綠色轉型帶來了較大難度。隨著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環境約束越來越緊,對污染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格,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來減少污染排放。一些國家和地區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和環境,設置了綠色貿易壁壘,對進口產品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這給我國出口企業帶來了挑戰。

從機遇來看,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持續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綠色信貸等。隨著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企業紛紛加速轉型,以滿足市場需求。在綠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推動下,一些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筑等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些產業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帶動經濟增長。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合作不斷加強,為我國綠色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通過與國際先進企業和組織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助于提升我國綠色發展的水平。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裕民县| 南陵县| 宁津县| 九江县| 克东县| 杭锦后旗| 上栗县| 杭锦后旗| 兴隆县| 贺兰县| 乐陵市| 朔州市| 毕节市| 凤阳县| 克拉玛依市| 南安市| 社会| 枝江市| 满洲里市| 江川县| 辽中县| 贵港市| 广宗县| 寻乌县| 凤庆县| 扬州市| 巴塘县| 土默特左旗| 通江县| 赤城县| 惠安县| 岳阳县| 和田市| 浑源县| 曲阜市| 广河县| 冀州市| 济宁市| 湛江市|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