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經濟“劃重點”:消費、制造業、外資外貿將如何出招?

20241230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全會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堅決夯實的基本盤,加快打造的動力源,抓緊抓實工業、投資、消費、進出口等工作,持續增強動力、挖掘潛力、釋放活力。

回顧2024年,廣東在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939.18億元,同比增長3.4%。如無意外,廣東全年GDP將突破14萬億元,較上年13.57萬億元實現新的突破。

深圳社科院副研究員張國平認為:廣東經濟的穩定增長為全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制造業產業在廣東經濟中占據重要規模,制造業產業穩定運行保障產業鏈上下游正常運轉,從而帶動區域以及全國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在全國起到了規模支撐、產業引領、帶動就業和消費、促進經濟循環的作用。

2025年,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內部挑戰依然存在,經濟第一大省將如何穿越周期再啟新篇?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提出十項具體措施,包括: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見效、更大力度穩外貿穩外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等等。涉及消費、投資、外貿外資、城鄉發展、深化改革等多個方面。

其中,強調要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更大力度推進兩新工作,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激發消費潛力。要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落實國家兩重政策,做深做細前期工作,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要更大力度穩外貿穩外資,全力穩住國際市場份額,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擴消費:加大兩新”“兩重力度提振內需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大力提振消費2025年首要任務。

刺激消費、提振內需也是廣東2025年經濟工作重中之重。

會議部署,廣東2025年要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更大力度推進兩新工作,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激發消費潛力。

事實上,擁有1.5億實時人口的龐大市場,廣東消費潛力巨大。2024年四季度,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出臺,廣東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暖勢頭。202410月,廣東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比上月加快3個百分點,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保持較快增長。

張國平表示,從消費場景來看,廣東應加大新興領域的消費扶持,比如失能人員、病人、老人對智能家居的需求較大;從地區上看,非珠三角地區對家電、新能源汽車的置換需求還有不少空間。促進消費關鍵要讓消費者手里有錢,而制造業是關鍵。制造業升級,一方面激活經濟有錢掙,另一方面賺的錢有地方花,收入增長以后消費才能轉動起來。

投資是內需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

會議強調,要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認真落實國家兩重政策,做深做細前期工作,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不少專家認為,能源、交通等一些具有長期盈利能力的項目,將成為向民間資本開放的重要領域。

事實上,廣東2024年安排的1508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民間資本是財政支出壓力不斷加大下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力量。以核電為例,2024年獲核準的陸豐核電項目,民資股比達到10%

民間投資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尤其在廣東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寶劍表示,通過必要的投資拉動消費,同時也要優化市場環境,為民營企業松綁,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打消民營企業家投資顧慮。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提及要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所謂零基預算,是以零為基點編制的預算,不考慮部門單位往年預算情況,按實際需要來編制預算。通過從零開始評估各項支出,可以打破基數+增長預算模式下的固有支出結構,優化預算支出結構,使財政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

在受訪專家看來,當前,投資效益不高導致供需錯配和供給效率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在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民生領域以及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高端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仍有短板。廣東提高投資效益,目的在于補短板、增后勁,加大兩新”“兩重力度提振內需。

謀新局:制造業當家含量躍升

全會召開前夕,廣州開發區12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試產,其中40個重大項目簽約,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低空經濟及商業航天等多個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在嶺南大地已經轉化落地為實實在在的新產業。

過去一年,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無論在產業布局的廣度,還是產業鏈扎根的深度均有顯著成果。

比如在低空經濟領域,廣東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數據統計顯示,深圳和廣州低空經濟企業數量分列全國第一和第二位。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國30%以上低空經濟企業,匯集了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大疆創新、豐翼科技等全國頭部企業,并創下多個全國第一。

2025年,廣東圍繞科技創新著墨頗多,以此夯實制造業當家的基本盤。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張國平認為,隨著廣東的科技創新逐漸走向無人區,應加快完善創新平臺、人才支撐和產業生態,以及國際性、復合型人才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重視小微企業的創新。

以中試平臺為例,廣東提出到2025年,建成3050家功能定位清晰、服務實力強勁、運營管理高效、戰略意義顯著的省中試平臺,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向產業轉化。

比如高性能的芯片,我們現在雖然在成熟制程上已經有很大的突破,但在先進制程上,人工智能芯片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是,這種成長不是幾個企業可以搞定的。通過一些共有的研發平臺,中小企業支付一定的費用就獲取,減少研發的重復投入。張國平說。

新產業蓬勃向上,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也是新質生產力。時至今日,廣東的家電、家居建材、輕工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出口在世界保持領先。

會議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一體推進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廣東財政專門安排39.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及產業基礎再造等工作。此外2024年廣州有16家企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數字化牽引單位名單,涉及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工業母機和機器人、時尚美妝、定制家居等產業。這些企業單位將按供應鏈模式和產業鏈模式,在各自細分行業組建“1+1+N”產業生態聯合體,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攬子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一些服裝企業采用了自動化的設備,生產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良品率非常高,剪裁精細化的誤差是非常小的。張國平認為,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也可以成為新質生產力。

傳統產業躍、新興產業聚、未來產業謀的同時,新舊動能也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嶺南大地形成合力,為嶺南大地提供了澎湃的動能。當此全球產業競爭白熱化之時,廣東堅定地選擇深耕未來謀新質。

穩外貿:從產品出海轉向產業鏈出海

不少分析認為,外部環境是2025年我國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

廣東省外貿依存度超過60%。廣東提出,2025年要更大力度穩外貿穩外資,全力穩住國際市場份額,認真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41~11月,廣東外貿進出口達8.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成為全國前十外貿大省中唯一兩位數增長的省份,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40.9%。全年廣東外貿進出口有望突破9萬億元。

近期,廣東出臺二十條措施聚焦支持廣東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廣東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高質量發展、助力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等五個方面,打出穩外貿促便利組合拳

受訪專家認為,廣東中間品占外貿整體超五成,穩定外貿應加快擴大中間品貿易規模,從產品出海轉向產業鏈出海。

大力鼓勵非核心產業鏈上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把握國際市場的機遇和機會,政府做好相應配套服務和支持工作,更好地維護企業在海外利益,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不斷錨定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不斷地適時調整方向和策略,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謝寶劍認為。

穩定外貿外資也需要發揮港澳作為貿易橋梁角色。在產業上,港澳地區在科技研發、設計創意等領域有一定的優勢,與廣東的產業升級需求相結合,能夠創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港澳地區與廣東在貿易自由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探索。

例如,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實施了特殊的關稅政策、貿易便利化措施等。這些政策創新降低了貿易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率,使廣東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2025年,廣東聚焦發展世界級灣區提出一系列工作。會議明確,要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見效,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張國平認為,克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廣東仍有不少有利條件。廣東省有非常雄厚的產業基礎和非常強大的產業配套,可以非常迅速地響應市場需求。大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型科研院所,具有強大的轉化能力。在政策上,有力的政策制定和及時的出臺,能夠幫助企業運轉,激發企業活力。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浮山县| 新干县| 阳信县| 平湖市| 娄烦县| 禄丰县| 隆回县| 铁力市| 成安县| 囊谦县| 赤壁市| 太仆寺旗| 油尖旺区| 老河口市| 沁水县| 甘孜县| 黄山市| 阿克| 民权县| 寻甸| 洛宁县| 嘉义县| 南安市| 沙湾县| 诸暨市| 普定县| 崇礼县| 莱芜市| 芒康县| 海安县| 浏阳市| 大理市| 东光县| 滁州市| 汕尾市| 大方县| 阿拉尔市| 香河县| 阜南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