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高成長50強企業70%集中在北廣深

1月16日,德勤中國發布《2024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及明日之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企業三年累計營收增長率的平均值為588%,相比2023年下降明顯。營收規模上,收入在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數增長較快,占比達到30%,高于去年的24%。從地域分布上,北、廣、深的集中度達到70%,高于去年64%。在行業分布上,生命科學領域在近三年內比重逐年攀升,達到36%的占比,這一增長使其首次超越了軟件行業與硬件行業,位居首位。

此外,相比2023年,互聯網回落明顯。中國50強企業涉及的二級領域廣泛,呈現多元化格局,這主要是因為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其在芯片研發、智能駕駛、醫療診斷、智能智造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部署與應用。

德勤中國華北區主管合伙人王拓軒表示,企業加強科技實力建設,一方面需要提升研究能力和技術攻關,借助“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擴大新技術的應用場景,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另一方面,借助健全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企業在創新發展上獲得融資等多方面支持。

德勤中國高成長項目全國主管合伙人趙錦東表示,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科技企業持續重視研發,企業研發投入占比不斷提高,超過半數的中國50強和明日之星企業都選擇主要投入在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中;同時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也成為企業在未來熱門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領域。

報告顯示,在“中國明日之星”的50家企業中,生命科學以42%的占比領先,其次是硬件以22%占據第二位,接下來是軟件(12%)、互聯網和高端裝備(10%)分別位居第三到四位。從二級行業來看,生物技術、制劑與半導體、元器件兩個行業占比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研究人員占比高,有66%的企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40%。企業重視知識產權管理,專利數量多,15家企業專利數量超過100項。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明日之星企業共計34家,占比68%。明日之星企業城市分布總體而言更加多元,其中蘇州入選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另有多地首次出現。

“企業提升新質生產力面臨著來自人才、資金、市場接受度、數據等多方面的挑戰,同時需要考慮短期盈利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平衡。”趙錦東表示,企業正逐步加強AI人才培養和引進,積極推進AI大模型在業務場景下的深度應用。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遵化市| 长兴县| 三门县| 卢湾区| 乳源| 弥渡县| 惠州市| 延津县| 平泉县| 金昌市| 湖南省| 无极县| 定安县| 临安市| 山阳县| 卫辉市| 屏边| 沙坪坝区| 霞浦县| 吉木乃县| 东莞市| 长治市| 华容县| 三河市| 义马市| 桃园市| 徐州市| 黄平县| 曲周县| 江西省| 遂宁市| 新平| 延吉市| 建水县| 房山区| 长泰县| 辰溪县| 措美县| 南投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