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走深走實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是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水平以及更好履行國有企業戰略使命和任務的重要路徑與有力舉措。新時代以來,國有企業改革縱深推進,蹄疾步穩加快專業化整合步伐,著力調整存量結構,優化明確增量投向,推動國有經濟規模實力與質量效益得到提升。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需要在總結經驗、鍛長補短和鞏固拓展中,推動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繼續走深走實,筑牢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和企業基礎。 一、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專業化整合是指同一企業主體內部或不同企業主體間,通過資產重組、股權投資、無償劃轉、協議轉讓、聯合開發和戰略聯盟等方式,推動要素、資源或能力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或者優勢板塊和新興板塊集聚集中。專業化整合始終是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發展階段加快推動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是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基礎、更好履行國有企業戰略使命的重要基礎、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基礎。 近些年來,國資國企系統把專業化整合擺在重要位置,圍繞“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做精一業”目標,從“進、退、整、合”四個方面加大力度推進專業化整合工作,央企層面已經有序推進70余個專業化整合項目,專業化整合的理念與共識得到強化,專業化整合的進展與成效得到體現,特別是廣大國有企業主責主業更加聚焦,布局結構更加清晰,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做法。但是面臨新的形勢、任務和改革要求,專業化整合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著力在實踐中加以切實解決。 (一)專業化整合的推進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 一是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要求2025年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提升資本配置效率和強化重點領域布局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在明晰國有企業功能定位、推動國有資本集中和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這些都對推進專業化整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二是有的部門或企業專業化整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壓力感還不夠強,動真碰硬推動專業化整合還有畏難情緒,專業化整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不足,專業化整合的思路和路徑也不夠清晰,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和節奏還不夠堅強有力,與新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甚至已經大大落后于實踐要求。以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為基礎和牽引,推動功能使命性任務改革見行見效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專業化整合的方向原則需要進一步明確 一是從整體上看,國有企業層面還未真正普遍形成具有主業更突出、核心競爭力更強特點的產業或業務格局。中央和地方之間、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省份之間、同一省份內部各級國資國企之間,還存在著專業化整合工作不夠平衡不夠充分等情況。二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謀篇布局,還存在著統籌兼顧不夠、顧此失彼,以及工具箱不夠豐富和舉措辦法不夠有力等情形。三是專業化整合如何堅持市場原則導向,充分發揮企業主觀能動作用,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避免“理想化”“拉郎配”“拼湊式”等現象,實現參與各方緊密協作形成合力,還需要有務實管用的考慮與舉措。 (三)專業化整合的過程管理需要進一步增強 一是專業化整合需要打破企業邊界壁壘,對要素、資源和條件加以重新組合與運用,具有較為明顯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因此,在專業化整合過程中的專業化管理能力至關重要,往往決定著專業化整合的成敗得失。二是在實際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重前期重組、輕后期整合的問題,出現整而不合、貌合神離、各自為政等現象,使得專業化整合走形式走過場、浮在表面,甚至出現無功而返或推倒重來。三是針對戰略規劃重新定位不明確、組織架構不適應發展需要、管控體系松散管控乏力、創新要素集聚集中不充分以及“兩非”“兩資”出清步伐緩慢等重點難點問題,還存在著抓得不夠緊、措施不多、力度不夠、過程較長等突出問題。 (四)專業化整合的支撐保障需要進一步到位 一是國有企業在專業化整合過程中的示范帶動和提示提醒作用還未得到充分顯現。整合參與各方以及包括獨立第三方在內組成聯合團隊,對重要節點、關鍵環節整合狀況的評估評判沒有及時跟上,對專業化整合全過程的督促、指導、糾偏和促進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二是專業化整合中稅收政策規定不夠明確或細化;國有企業在對內部子企業的整合過程中,劃轉已辦理產權證書的土地和房屋涉及稅費較高。農墾土地,字號商譽、技術成果、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以及數據資產等,評估作價存在困難,制約資產有效盤活利用和專業化整合順利展開。三是專業化整合會涉及到有關各方利益的深刻調整,由于對廣大干部職工切身利益和訴求回應不認真不精準、聽取干部職工意見建議不深入和思想政治工作應有作用發揮不充分,確保專業化整合穩妥有序還有較大提升改進空間。 二、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系統謀劃確保專業化整合遵循改革要求 一是要深刻認識到專業化整合既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具體內容和舉措,也是評判檢驗國有企業改革成效的重要維度和方面,專業化整合要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各項目標任務有機嵌入、同頻共振、協同推動,這也是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直接體現。二是專業化整合要深度契合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目標要求,緊緊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展開,貫穿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鮮明導向,積極推動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的存量清退和處置工作,確保專業化整合方向不偏力度不減速度。三是專業化整合涉及到同一企業內部不同法人單位或者不同企業等多方主體,關系產業板塊、戰略規劃、組織結構、運營管理等諸多方面,更具有變革性、挑戰性、艱巨性的特點,尤其需要秉持改革精神保持定力,在聚集創新資源加強創新力量、改進制度流程完善管控方式和全面落實改革部署舉措等方面有力有序、合法合規推進。 (二)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綜合運用專業化整合方式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是推進專業化整合以及選擇何種專業化整合方式的基本出發點,抓重點、抓首要,關鍵之處就在于找準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入梳理客觀評價問題矛盾和短板弱項,為專業化整合找到最適合的可行路徑和有效辦法,著力增強專業化整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為了增強競爭能力,突出主責主業,消除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增強同一業務市場的話語權和競爭力,就需要對不同主體的同一業務或同質業務實施橫向整合,引導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提高產業協同能力,以更好實現規模經濟效應。為了提高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克服因某一環節的不穩定對產業鏈整體影響,以增強產業鏈的控制力和帶動力,就需要沿著產業鏈上下游開展縱向整合,以更好實現范圍經濟效應。還包括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采取橫向和縱向整合相結合的方式。三是從具體路徑來看,可以采取資產轉讓、無償轉讓或剝離非主業非優勢業務等形式,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向主業企業集中,實現國有資本有進有退,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也可以采取戰略聯盟、虛擬組織、服務外包,以及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期業務協議等方式的業務協同,做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業制宜推動專業化整合。 (三)注重深度融合推動專業化整合效應充分顯現 一是專業化整合融合實施方案是專業化整合取得實質性成效的關鍵所在,要堅持戰略規劃引領帶動,列出時間表和施工圖,切實做好全過程的頂層設計和通盤謀劃。二是要構建形成推進專業化整合的體制機制,集中各方力量形成精干高效組織體系,切實發揮好組織實施推進作用。要實現各方面信息充分溝通,問題風險應對快速有效,加強專業化整合的謀劃、部署、督促與落實,重視整合實施進展情況的階段性評估,確保業務、資產、人員等全方位整合一體化高效運作,注重梯次推進、分段實施或分時展開,確保整合融合的充分性、徹底性、聯動性。三是加強專業化整合良好環境和氛圍的大力營造,統一思想凝聚廣泛共識,快速消除干部職工誤解、擔憂或疑惑,充分激發調動各方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依法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理性面對不同企業文化的客觀差異,堅持守正創新畫出同心圓,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整合融合中的舉旗幟、聚民心、促發展的作用,匯聚起推動專業化整合的強大合力。 (四)突出創新思維方法有力支撐保障專業化整合 一是牢牢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在專業化整合全過程。通過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把專業化整合參與各方調動起來,充分發揮好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為專業化整合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積極利用上市公司平臺的價值發現、資本流轉、進退自如功能作用,為專業化整合提供更為可行、更有效率、更加靈活的體制機制保障。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平臺作用,以及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促進作用,通過入股、融資、上市、處置變現等手段助力專業化整合,鼓勵支持引導兩類公司積極參與其他企業專業化整合或者動員撬動社會各類資本參與其中。三是立足企業和產業實際,體現改革發展要求,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專業化整合涉及到的法規政策制度,根據專業化整合實踐需要,科學推進制度創新、填補空白、破立并舉、先立后破,進一步加大有利于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的財政、產業、稅收、會計等政策供給支持力度,打牢管理基礎、政策基礎、制度基礎,在改革創新中為專業化整合提供堅實的治理能力支撐,助推專業化整合成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