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多元化格局不斷夯實,持續推動制造業轉型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一季度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呈現韌性。2025年1~3月,在美國對華先后加征兩輪各10%的關稅影響下,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同比仍實現5.8%的增長。進口表現相對疲弱,一季度累計同比下跌7%。在“出口韌性+進口疲弱”的組合下,貿易順差高達2729.7億美元。

新興市場成為中國出口韌性的關鍵

從貿易伙伴看,東盟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成為中國出口維持韌性的關鍵,對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出口保持一定增速。

發達經濟體方面,2025年1~3月,我國對美國、歐盟的出口分別錄得同比增速4.10%和4.97%,其中3月當月的同比增速高達9.1%和10.3%。據新華社,2025年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分別簽署《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和《互惠貿易和關稅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調查美國與中國以及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經貿關系,并在4月初之前形成調查結論。當時,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可能會在相關調查結論出爐后進一步對中國加征關稅,并且越南、韓國、印度可能也會成為美國“對等關稅”的覆蓋目標。因此外貿企業可能在3月份加快向海外搶運,以趕在新增對華關稅和“對等關稅”落地前盡可能多出口。

新興市場方面,今年一季度,東盟繼續穩居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我國對東盟出口實現7.8%的同比高增,其中對越南、泰國、印尼等國的出口同比增速超10%。我國對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同樣表現亮眼,分別錄得同比增速9.7%、10.8%。此外,伴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進出口貿易穩步發展。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萬億元,增長2.2%,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占我國整體外貿比重繼續提升至51.1%。

從貿易商品看,汽車、家電、半導體產業鏈、交運設備產業鏈、機械設備等相關商品出口維持較好表現,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開始承壓。

受全球需求旺盛和我國船舶行業競爭力提升的支撐,2024年以來我國船舶出口呈現高景氣。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全年,我國船舶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實現同比增長13.8%、58.8%和49.7%。具體到船舶出口額,在2024年一季度已經實現97%的同比增速的情況下,2025年一季度我國船舶出口仍實現2.2%的增長。

機電產品作為我國主要的出口商品,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7.1%。其中,通用機械設備、家電、集成電路等商品的出口增速均超5%。

此外,伴隨著美國兩輪各10%關稅的落地,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整體有所承壓,箱包、服裝、鞋靴、玩具、家具等商品在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均錄得不同程度下跌。

美國關稅政策的兩大主要目標

美國歷史上也出現過保護主義抬頭,美國關稅壁壘高筑的情況,例如上世紀30年代簽署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意圖相似,旨在保護和推動美國國內產業發展。兩輪關稅加征背后的政治動機也相似,均為吸引受到外國競爭沖擊的國內選民。

但不同的是,美國此輪關稅多了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這實際上也是特朗普政策反復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果加征了關稅(尤其是諸如全球普征10%的政策),財政收入會明顯提升,而如果通過激進關稅逼迫其他國家談判、給予美國利好(如降低對美關稅,購買美國能源、農產品等商品,對美投資等),即使最后關稅由于談判成功沒有落地,但美國產業發展的阻礙會明顯減少并且投資也會部分回流美國。

因而,不論關稅落地或因談判成功沒有落地,美國兩個目標(業務、投資回流與財政收入增加)或會在施壓下實現不同程度的滿足。考慮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兩個目標,并且大部分國家妥協的程度遠高于20世紀30年代(由于當前美國經濟、消費體量、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美國與較多國家對于對等關稅的談判或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完成,但中美貿易的談判時長相比其他國家預計或需更久。

中國貿易多元化格局不斷改善

基于對美國、歐盟、越南、墨西哥等經濟體的進口份額結構分析,可以看到當前我國貿易多元化格局較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期間有所改善,新興市場與我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愈發緊密:

從中國出口份額視角看,新興市場占中國出口份額持續攀升,我國貿易多元化格局較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期間有所改善。趨勢上看,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在我國出口份額中的占比自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持續回落,同時新興市場占中國出口份額持續攀升。

2024年,美國占我國出口的份額為14.7%,較2019年末讀數分別下降2.1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個月,美國占我國出口的份額進一步下滑至13.5%;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占中國出口份額持續攀升,今年一季度東盟和拉丁美洲占我國出口的份額分別為17.1%和7.7%,較2019年末讀數分別提升2.7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其中東盟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經貿關系日益緊密,貿易互補不斷增強。

考慮到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中國與拉美國家經貿合作、中非合作論壇等一系列經貿領域合作協議,我國貿易多元化格局較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期間有所改善。

從發達經濟體進口份額視角看,中國在美國進口結構中的份額持續回落,但中國在歐盟進口結構的地位則相對穩定。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在美國進口份額結構中對應的份額便呈現持續回落的趨勢,讀數從2018年的21.2%降至2025年2月末的12.1%。同期,東盟、歐盟和墨西哥在美國進口份額結構的份額則呈現不同程度提升,或表明美國部分對華進口商品需求轉移至其他貿易伙伴。

但值得注意的是,拆解歐盟的進口份額結構變化,可以發現中國在歐盟進口結構的地位則相對穩定,2022年以來中國在歐盟進口的份額基本維持在21%左右水平小幅波動,表明在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的背景下,中歐雙邊貿易保持穩定發展。

從新興市場進口份額視角看,越南對華的進口依賴度進一步提升,中國占墨西哥進口份額穩中有升。選取越南作為東盟的代表觀察其進口份額變化,可以看到中國占越南進口的份額出現了三次顯著躍升,分別是2019年(同比增長1.4個百分點)、2021年(同比增長4.1個百分點)、2024年(同比增長4.3個百分點),對應的時代背景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全球供應鏈受疫情持續擾動、以及美國對華存在進一步加征關稅的潛在風險。

墨西哥方面,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中國占墨西哥進口份額穩中有升。綜合來看,中國在新興市場進口份額的提升與新興市場對于我國出口的支撐相互印證。

中國制造業高端化動能強勁

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中高端制造商品的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帶動出口實現高增長的同時有望增強出口韌性。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2024年全年,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交運設備、機械、家電等商品出口實現高增。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全年船舶出口同比高達56.6%,集成電路、汽車(包括底盤)、通用機械設備、家電等商品出口則分別同比增長16.7%、15.4%、13.4%、12.8%。今年一季度,風力發電機組、鋰電池、電動汽車等出口分別增長43.2%、18.8%、8.2%。

出口結構方面,對比2019年和2023年,去年我國紡織原料及制品、雜項制品等商品在總出口的占比份額持續下降,而以交運設備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份額持續提升,顯示出我國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的趨勢。

綜合上述分析,一方面,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潛在風險或對我國2025年出口表現造成一定影響,以紡織服裝、玩具和運動裝備、鞋靴等品類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或率先承壓。

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東盟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需求,以及與歐盟之間相對穩定的雙邊經貿關系,均是當下全球貿易環境高度不確定性下中國出口韌性的重要支撐。

此外,我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逐步提升,預計以上因素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我國整體出口的韌性。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隆昌县| 新晃| 奇台县| 岑溪市| 松阳县| 环江| 那坡县| 莱西市| 轮台县| 景德镇市| 陈巴尔虎旗| 故城县| 璧山县| 邳州市| 平武县| 乌兰浩特市| 蓬安县| 太谷县| 栾川县| 武威市| 临洮县| 乃东县| 育儿| 庐江县| 岳普湖县| 鹤岗市| 莒南县| 天等县| 米林县| 甘孜| 抚州市| 黄石市| 剑阁县| 丹巴县| 科技| 涞源县| 凉城县| 白山市| 嘉定区|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