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新格局加快形成

中國外貿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斷,將引發顯著的貿易轉移。中國的商品出口將在北美以外的所有地區增長4%9%。復旦大學全球供應鏈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到2024年,中國對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而對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出口則有所下降。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東南亞是近年來中國外貿物流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這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接近、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深化合作。

《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

2025年中國商品出口

將在北美以外地區增長4%9%

世界貿易組織416日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斷,將引發顯著的貿易轉移。中國的商品出口將在北美以外的所有地區增長4%9%。與此同時,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將急劇下降,尤其是紡織品、服裝和電氣設備等領域。

《報告》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嚴重惡化。北美地區貨物貿易降幅尤為顯著。亞洲、歐洲的貿易增長預期雖受關稅沖擊而有所下調,但仍是全球貿易的重要增量和貢獻者。

《報告》預計,北美地區2025年進口額、出口額將分別下降9.6%12.6%。亞洲地區總體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亞洲地區的進口額、出口額均有望維持在1.6%左右的增長。此外,2025年歐洲地區的進口額、出口額預計將分別達到1.9%1%的增長。亞洲和歐洲地區將成為對全球貿易貢獻最大的地區。

《報告》預計,受當前政策環境影響,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額將同比下降0.2%,比此前預期減少了3個百分點。《報告》同時指出,如果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全球貨物貿易額最高將下降1.5%

受貨物貿易不振影響,全球服務貿易增速也將明顯放緩。《報告》預計,全球服務貿易量2025年同比增速為4%,比此前預期減少了1個百分點,其中航運、物流、投資服務等與貨物貿易密切相關的領域將受到嚴重沖擊,而信息技術服務、專業研發等需求也將出現下滑。

面對當前全球性貿易危機,世界貿易組織呼吁,成員國應進一步加大對多邊組織的支持力度,維護市場公平環境,提升決策效率,落實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達成的多邊協議,以有效應對外部影響。

《中國對外商品貿易及供應鏈波動指數》:

中國出口格局日益多元化

復旦大學全球供應鏈研究中心414日發布的《中國對外商品貿易及供應鏈波動指數》顯示,中國出口格局日益多元化。

20221月至202412月,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商品進出口額月度變動情況顯示,中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和墨西哥存在明顯的貿易順差,對澳大利亞和韓國存在明顯的貿易逆差,而對金磚國家、日本和加拿大則貿易順差和逆差交替出現。這反映出各國的資源稟賦與國際供應鏈分工的差異。從貿易額變動幅度看,除了加拿大和日本之外,中國對其他貿易伙伴的進口波動幅度普遍比出口波動幅度小。這體現出中國進口需求與貿易政策的穩定性。

2022年到2024年,中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份額變化情況顯示,中國對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而對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出口則有所下降。這一變化既是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調整的結果,也體現出中國出口格局日益多元化的趨勢。

2022年到2024年,按中國對各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貿易波動指數值從高到低排序,東盟、金磚、美國排在前三位,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位于后三位。結合出口份額變化情況分析,2022年到2024年,中國對東盟和金磚國家出口波動性高,主要由于出口份額持續上升;而對美國出口波動性高,則主要由于出口份額下降。

2022年到2024年,按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供應關系波動指數值從高到低排序,日本、歐盟、美國排在前三位,這表明中國對這三個貿易伙伴的供應關系波動性較高;墨西哥、東盟、澳大利亞位于后三位,這表明中國對這三個貿易伙伴的供應關系波動性較低。

《中國外貿物流發展報告》:

東南亞是中國外貿物流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416日在第137屆廣交會上發布的《中國外貿物流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東南亞是近年來中國外貿物流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這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接近、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深化合作。

《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外貿物流在東南亞、拉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布局和發展呈現出顯著變化,這些地區因其經濟增長潛力、人口紅利和市場開放度,逐漸成為中國外貿物流的重要方向。其中,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額持續增長,跨境電商、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領域的物流需求大幅增加。此外,中國外貿物流呈現向高效、智能、綠色方向發展的趨勢。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外貿物流各領域亮點紛呈,全年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超56億噸,同比增長5%。海運、空運和陸路運輸外貿物流都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發展迅速。2024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9392列,發送貨物207.7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10.7%9.2%,為中國外貿物流開辟了新的增長點。此外,2024年中國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360.6萬噸,同比增長29.3%,特別是在跨境電商領域,航空貨運成為重要的物流方式。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蔡裕東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貿易格局變化,中國外貿物流呈現出一些新趨勢。例如,在運輸結構方面,中國集裝箱海運量占比逐步上升。20241月至11月,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05億標準箱,同比增長7.3%,約占全球三分之一。

中國市場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的營商環境和經濟表現,持續吸引全球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目光。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上海不斷探索新片區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樞紐功能的新定位,持續打造更高質量雙向投資貿易的重要通道、更高效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未來,潛在來華旅游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華南美國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39%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首選投資目的地。58%的受訪外資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三大投資優先地之一。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4)》:

自貿試驗區助力“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2日聯合發布的《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4)》指出,經過10余年的持續建設,上海在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當前,上海立足國家戰略,探索新片區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樞紐功能的新定位,致力于打造更高質量雙向投資和和貿易的重要通道、更高效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貢獻。

第一,與國家自由貿易區戰略對接,打造多維度的“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合作網絡,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一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制度和規則上的對接,減少跨境交易成本。二是以“區港一體、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控”為原則,加快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步伐。

第二,推動金融開放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的投資中心。上海通過改革,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促進金融市場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為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加豐富和高效的金融服務。加快構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解決企業的跨境資金匯兌問題等。

第三,強化全球城市門戶樞紐地位,推動實現共建國家的互聯互通。上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優化城市服務功能,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人才。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加強與共建國家交通、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優化航線航班網絡布局,構建高效暢通的全球集裝箱海上運輸網絡。構建全方位的多式聯運綜合體系等。

《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4》:

來華旅游需求持續增長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4》顯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在繼2023年實現大幅增長后,2024年呈現出更加明顯的恢復增長態勢,并將在2025年全面走出疫情影響。入境旅游發展已經成為彰顯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未來一段時期,潛在來華旅游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隨著入境旅游簽證、支付、住宿等便利化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各目的地持續完善入境游客接待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加上國家和各地積極開展海外營銷推廣活動,我國入境旅游將在2025年全面走出疫情影響。

入境游客需求日益多元的市場趨勢推動旅游供給向多元化發展。一方面,需求的多元化正在吸引新的市場參與者。一些原本專注于出境旅游的旅行商,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國際資源,敏銳捕捉到入境旅游市場的潛力,已經或者正在轉型進入這一領域。另一方面,傳統包價旅行服務商正在積極調整業務策略。他們正在根據入境游客的個性化偏好與需求,量身定制專屬的旅游行程,拓展主題定制型旅行線路產品。同時,為適應散客市場的崛起,部分包價旅行服務商還積極布局一日游、半日游等在地成團的碎片化產品,為潛在入境游客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產品選擇。

AI等技術正在深度融入旅行服務業,入境旅行服務業可能正面臨著尚未完全察覺的深刻變革。長遠來看,隨著AI技術和其他數字化工具的進一步應用,旅游行業分化趨勢或將愈加明顯。AI技術將推動當前不太標準化的產品,例如旅行規劃、即時講解和導覽等服務,逐步轉化為標準化產品,進一步侵蝕傳統旅行商的業務范圍。

2025年華南地區經濟情況特別報告》:

逾七成受訪企業計劃2025年在華再投資

華南美國商會2月底發布的《2025年華南地區經濟情況特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5年,76%的受訪企業計劃在華再投資,6%的受訪企業未來一年再投資預算超過2.5億美元。中國的經濟表現繼續吸引全球投資者。39%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首選投資目的地。58%的受訪外資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三大投資優先地之一。

《報告》被視為觀察中國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今年是華南美國商會第21次發布此報告。《報告》是由華南美國商會獨立調研完成的。今年共有316家企業參與問卷調查,大部分受訪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增長持樂觀態度。在受訪企業中,外商獨資企業占比超過一半,三成多的受訪企業是美資企業。

《報告》進一步凸顯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強信心,73%的受訪企業表示2024年在華總體投資回報率為正值或較大正值。相較全球總體投資回報率,39%的受訪企業認為其在華總體投資回報率更佳。61%的受訪企業表示其2024年有在中國進行實際再投資。美資企業的再投資情況保持穩定,57%的美資企業表示其已在中國進行實際再投資。

中國市場在全球企業中的地位愈發重要。31%的受訪企業表示,其超過60%的全球營收來自中國市場,該比例相較2023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47%的受訪企業表示,其2024年在華營收顯著增加或少量增加。

《報告》指出,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選擇完全撤出中國市場。91%的受訪企業明確表示,盡管中美貿易摩擦仍在持續,他們不會因此脫離中國市場,該比例相較2023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安丘市| 苗栗县| 策勒县| 西盟| 天柱县| 博爱县| 灵石县| 宁强县| 阳江市| 土默特左旗| 西城区| 丹巴县| 东山县| 米脂县| 文成县| 石棉县| 广灵县| 三门峡市| 灯塔市| 益阳市| 峨边| 天台县| 彭山县| 北辰区| 芜湖市| 年辖:市辖区| 监利县| 文山县| 元氏县| 晋江市| 汶川县| 塘沽区| 五大连池市| 石楼县| 衡山县| 高陵县| 呼图壁县| 孙吴县| 安远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