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或許人們可以窺見廣東乃至中國文化產業強勢出海的“密碼”。
一方面,AI的廣泛應用為文化產品帶來了新的增值空間,不管是通過裸眼3D游覽非遺古跡,還是AI賦能網文、網劇、網游內容創作,新技術的應用激活文化傳承基因。另一方面,從《黑悟空:神話》掀起全球游戲風浪到“哪吒”等IP出圈出海,如今中國文化的出海路徑已經由IP出海變為“內容+技術+產業”的多維生態競爭。數據顯示,目前,廣東對外文化貿易規模約占全國2/5,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涌現出騰訊、網易等一大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出口企業和品牌。
5月26日,“向新出海——2025文化出海增長戰略前瞻會”在第二十一屆文博會上舉行,來自廣東的游戲與短劇企業基于行業思考,洞察文化產業“大航?!钡臋C遇與挑戰。
文化“新三樣”出海版圖不斷擴張
廣州有著“中國游戲第一城”之稱。論壇上,據廣州市游戲行業協會會長王娟介紹,2024年全球游戲市場收入規模達到6355.7億元,同比增長4.83%,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在全球的占比達37.5%。廣州游戲產業總營收約1406.67億元,海外營收達到190.58億元。
以網易游戲、4399、三七互娛、庫洛游戲等為代表,廣州擁有一支出?!芭炾牎薄>驮诮?,在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游戲《鳴潮》上線一周年。此前,蘋果CEO庫克訪華期間,專程參加了《鳴潮》的Mac試玩會,并“點贊”游戲。
三七互娛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游戲廠商之一。據三七互娛集團高級副總裁程琳介紹,自2012年開始,三七互娛便開始海外探索之路。截至目前,三七互娛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2024年,公司海外營收57.22億元,占總營收近三成。
程琳介紹,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等方式,打造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IP精品內容是三七互娛出海的“要訣”之一。當下,游戲IP正從“文化符號”向“全球敘事”的更高維度邁進,實現文化價值的全面躍升。這一轉變不僅重塑著游戲產業的格局,更成為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新引擎。
正因如此,三七互娛正在以全球化視野挖掘IP聯動跨界潛能,釋放IP在內容衍生、文化傳播等領域的多元價值,提升游戲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如《Puzzles & Survival》與《變形金剛》《哥斯拉》等知名IP聯動;《叫我大掌柜》與“海上絲綢之路”“廣府文化”等IP聯動,助力中國傳統文化創新性表達。
王娟提到,目前企業游戲出海難度正在增加,建議廣州游戲產業在文化融合與技術創新上尋找新突破口。她還提出“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市場拓展與生態構建等戰略思考,探索“游戲+AI”“游戲+文旅”等跨界融合模式。
生態協同打造出海新格局
事實上,許多文化企業已經在跨界融合上進行了深度探索。文化融合促使多個行業打破邊界,帶動產業生態協同發展,這樣的例子在文博會上比比皆是。本屆文博會上,AI大模型、數字人、虛擬現實等技術廣泛應用于數字文旅、數字閱讀、數字非遺等場景。
從《廣府夢華錄》VR暢游廣州到虛擬現實技術高精度還原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從彈古箏的機器人到“空氣架子鼓”,技術的加持為文化出海打開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程琳就提到,三七互娛已通過AI技術實現AI-多模態類、AI-文本類、AI-綜合類等各種內容形態的智能化生產與應用。其中,在發行環節,公司使用AI技術輔助生成的2D美術資產占比已超過80%,AI-3D輔助資產生成占比超過30%。
“科技與文化相生相促,創新技術將推動文化內容生產以及表現形式全新升級。”程琳說。
廣州光盒動力文化傳播公司是TikTok for Business全球一級廣告授權代理商,今年成為中國最大免費短劇App紅果的版權服務商和新劇發行商,已出品數十部精品海外短劇,業務覆蓋北美、東南亞、韓國、法國等地區。
據光盒動力首席營銷官梁劍介紹,光盒動力以“短劇出海+”為紐帶,探索“內容+產業”的協同效應,助力中國品牌與文化全球化。
例如,“短劇+電商”可以創新內容營銷范式,光盒動力曾聯合頭部平臺推出品牌定制劇,比如為佛山陶瓷企業打造豪門恩怨題材短劇,劇情中自然展現產品特性,實現文化和產品的“雙重輸出”。
又如,“短劇+文旅”能夠助力實現城市IP的國際化傳播。國內短劇拍攝基地如佛山和海南的基地,可以通過宣傳劇集取景帶動地方文旅經濟。某短劇將非遺元素(如佛山陶瓷、香云紗)和大灣區文化元素(如粵菜、功夫)融入劇情場景,叫好又叫座。
打造“中國短劇好萊塢”基地是光盒動力公司的愿景。在梁劍看來,憑借短劇出海全鏈路資源的能力和經驗,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打造中國國際短劇數字化生產基地能夠形成“一核多極”的全球布局。
“未來,隨著‘中國短劇好萊塢’基地的落成與AI技術的深度應用,短劇出海將成為紐帶,連接千行百業,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绷簞φf。
政策也在不斷加力文化產業出海。就在本屆文博會上,廣東重磅發布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覆蓋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六大領域,提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內容產品出海,如大力支持電競出海、打造“粵產游戲出海矩陣”、對出海的微短劇最高可給予50萬元譯制補貼、對專門面向海外市場發行的微短劇最高可給予50萬元扶持。與會嘉賓認為,在技術、政策、產業生態的加持下,未來廣東文化產業出海將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