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在五大優先發展城市群 84%企業成立超過五年

1月16日,畢馬威中國發布《2022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報告。

從上榜企業主要從事的業務領域來看,2022年平臺技術賦能、財富科技類企業分列前兩位,與 2021年排名一致,企業占比分別為31%和16%。普惠科技類企業位列第三,占比13%。供應鏈科技、保險科技、支付科技、綜合金融科技、監管科技等專業類別入選企業位列第四到第八。

為了更好地體現金融科技以科技為本這一重要發展理念,2022年平臺技術賦能賽道仍被進一步細分為綜合技術賦能,大數據與AI,區塊鏈、隱私計算與安全,分布式、云計算與硬件加速等四個子賽道。其中大數據與AI,區塊鏈、隱私計算與安全兩個子賽道分列第一、第二位,排名與2021年保持一致,企業占比11%和10%。這一趨勢表明大數據、AI和區塊鏈仍然是金融科技底層技術中的主流應用核心技術。

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京、上海和深圳仍是榜單企業的主要積聚城市,這一趨勢與2021年保持一致,三地企業占比分別為29%、24%和19%,其中北京入選企業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2家。與2021年相比,2022年入選企業的城市分布更加廣泛,除杭州、成都、南京、廣州等金融科技新興城市持續發力外,廈門、珠海、天津、青島等城市2022年也有企業入榜。

從區域分布來看,幾乎所有榜單企業都位于“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五大優先發展的城市群中,其中位于長三角、粵港澳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企業占比達89%。

報告顯示,ABCD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仍然為金融科技企業的核心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知識圖譜首次超越區塊鏈成為排名第四的技術要素,占比34%;深度學習與區塊鏈并列第五,占比33%。體現出金融科技企業在立足ABCD等核心技術的同時,也積極探索其他技術,將技術與金融場景進行深化融合。

隨著元宇宙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場景落地等 逐漸取得進展,其市場潛力也進一步得到認可。金融科技企業也開始積極布局虛擬現實、邊緣計算等相關技術。

33

此外,技術人才占比是衡量金融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榜單企業科技人才占比60%以上的企業逐年增加,2022年有50%的入榜企業技術人員占比超60%, 體現出科技引領金融科技發展這一重要的行業趨勢。

從成立時間來看,目前已經涌現出一大批立足服務金融業和實體經濟,深耕行業的優秀金融科技企業。從榜單企業的成立年限來看,84%的企業成立時間超過五年,其中18%已成立10年以上。與2021年相比,分別上升了11和7個百分點。

畢馬威中國對金融科技50企業評選的五大核心維度為: 科學與數據、資本市場認可度、創新與變革、行業發展前瞻度、金融服務普及。畢馬威還自主研發了企業洞察力模型(SIP), 結合上述核心關注點,從團隊、技術、產品、市場、融資等多個維度,對企業進行量化評估。

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黃艾舟表示,隨著金融數字化轉型向更深層次推進,數字化時代所具有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特征,使得金融領域更容易產生業務、技術、數據、網絡等風險的交叉疊加;數字金融的發展在加快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迭代的同時,也帶來了新型金融風險,為傳統金融監管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帶來挑戰。

黃艾舟認為,未來金融科技要行穩致遠,就必須始終堅持科技為本,制度為基,注重發揮制度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激勵約束作用,同時不斷完善法律制度、監管規定、行業標準、自律規則等制度安排,加快形成多層次的金融科技制度規則體系。

報告顯示,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科技與金融愈發密不可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將科技的定位從“技術支撐”演進為“技術驅動”,預計市場上有望涌現一批技術過硬、服務一流、實力強勁的金融科技企業,它們以ABCD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能力,從全產業鏈環節、全企業生命周期、全業務流程、全數據維度為金融業客戶帶來全方位支撐,促進中國式金融現代化發展。

報告認為,術融合賦能多元場景和客群、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是2023年“數實融合”的重要著力點。金融是數據價值釋放最快的重要行業之一,沉淀了大量全鏈路數據資源,釋放數據要素潛意味著跨層級、跨行業、跨地域的數據流通和交易,也意味著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除了要強化企業級數據管理能力,還將持續強化生態圈級數據管理能力,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促進數據價值挖掘。與此同時,隨著AI算法實現量、質、效全面提升,將助推數據由“輔助決策”邁向驅動“決策智能”,達到數據驅動操作智能和運營智能,從而提高企業員工對數據價值的獲得感,這也是將數據價值傳導給金融最終用戶、打造價值閉環的重要基礎。

分布式、云計算與硬件加速——計算能力持續進化,打造數字化加速引擎。畢馬威中國金融業數字化與金融科技咨詢合伙人柳曉光認為,當前金融業務場景中數據交易量和每秒峰值呈現指數級增長,端邊側的計算需求持續迸發且愈發復雜多樣,面向金融業的計算服務正迎來創新窗口期。

在《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規相繼出臺、金 融監管部門不斷強化執法力度等嚴監管趨勢下,隱私計算能平衡數據安全和 應用,已逐漸成為金融業“剛需”。對于區塊鏈、隱私計算與安全,報告指出,區塊鏈落地金融領域的重要路徑之一是平臺化,強調由政府引導區塊鏈建設,促進規范化發展,有利于強化各方共識,實現低成本信任,進而在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金融監管、數字人民幣等領域催生出一批新業態、新模式。

報告認為,跨境支付迎來新的增量市場,智能合約與跨境支付有望進一步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邊界。從支付科技層面來看,隨著支付市場逐漸成熟,監管政策逐漸細化,支付行業逐漸從野蠻增長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隱私計算等科技在支付行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支付效率,充分發揮數據倍增作用,釋放支付數據要素價值。

在跨境電商試點擴大和跨境支付業務擴容的政策支持下,跨境支付將迎來新的市場機遇。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科技為支撐的跨境支付系統可以減少人工處理環節,縮短跨境支付結算時間,提高跨境支付效率。

畢馬威中國華東及華西區金融科技合伙人彭成初指出,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正在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具備一致性、可觀測性、自強制性等技術特性的智能合約技術能夠進一步拓寬數字人民幣的應用邊界,由于數字人民幣具有可編程性與可擴展性,加載智能合約后能夠進行有條件支付,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報告還指出,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保險競爭核心要素也已經發生變化,逐漸從資產和網點開始轉變為科技和數據。保險科技通過融合創新,滲透到保險業務全鏈條,通過場景突破不斷優化傳統保險商業模式,推動保險機構創新變革,以適應數字化發展大勢。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稅務主管合伙人張豪認為,缺乏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支持的技術創新漸行漸遠,保險科技只有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用戶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和創新,為不同類型的客戶群體考慮如何提供更簡單、自動化的交互過程以及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才能構建保險生態。


分享到:
亞太中金
24小時服務熱線
010-67085880
關于我們                公司動態                業務領域                       聯系我們
區域產業生態規劃
產學研產業園規劃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西平县| 黄大仙区| 云安县| 云南省| 宾阳县| 鹰潭市| 沂源县| 栾城县| 云龙县| 庐江县| 宁城县| 永善县| 浮梁县| 广平县| 钟山县| 凉城县| 三台县| 东台市| 米林县| 德安县| 惠水县| 北安市| 广汉市| 晋城| 孟津县| 灵武市| 庆元县| 贵州省| 牙克石市| 仁布县| 曲沃县| 孝昌县| 泾阳县| 邢台县| 宁化县| 始兴县| 都兰县| 望都县| 高青县| 岳阳县|